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ASCVD )患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影响人们精品伊甸乐园精品伊甸乐园的主要杀手。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医学营养干预是治疗血脂异常的基础措施,对早期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生和降低该疾病负担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限能量膳食
限能量膳食是指在目标能量摄入基础上每日减少能量摄入 500—1 000 kcal(男性为 1 200—1 400 kcal/d,女性为 1 000—1 200 kcal/d),或较推荐摄入量减少1/3总能量,其中碳水化合物占每日总能量55%—60%,脂肪占每日总能量的25%—30% 。
二、地中海膳食
地中海膳食主要以橄榄油作为日常膳食脂肪的主要来源,大量摄入植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坚果和种子),适量的动物性食品(乳制品、鱼、家禽、红肉和蛋),适量的葡萄酒为特征。精品伊甸乐园精品伊甸乐园监测数据显示:坚持地中海膳食与较低的血脂异常率有关,尤其对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改善作用相对明确。
三、素食
素食是以不食用肉类和肉制品、家禽、海鲜和其他动物食物为特征的饮食结构,可分为鱼素、乳蛋素和纯素食,鱼素者可以吃鱼、牛奶和鸡蛋,但不吃红肉和家禽;乳蛋素者可以食用牛奶和鸡蛋,纯素食者牛奶、鸡蛋也不食用。素食主义者通常强调水果、蔬菜、豆类和谷物的摄入。一项关于素食、纯素食与多种精品伊甸乐园精品伊甸乐园结局关系的荟萃分析发现:与杂食者相比,素食者和纯素食者的BMI、血脂指标和血糖水平显著降低。以上研究主要集中在素食对血脂水平的短期效应,很少有研究考虑素食对血脂水平的长期影响。
四、食物种类
1.谷物和粗粮
全谷物是指经过清理但未经进一步加工,保留了完整颖果结构的谷物籽粒;或虽经碾磨、粉碎、挤压等方式加工,但皮层、胚乳、胚芽的相对比例仍与完整颖果保持一致的谷物制品,如小米、玉米、燕麦、全麦粉等。
血脂异常患者建议每日全谷物摄入 50—150 g 或占全天谷物的 1/4—1/3,摄入量遵循平衡膳食原则。
2.水果和蔬菜
一项研究表明每天摄入足够的水果和蔬菜(每天≥5 份)与高胆固醇血症呈负相关 。血脂异常者建议每天不少于500 g蔬菜和 200 g 水果,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3.深海鱼类
深海鱼类是长链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食物来源。《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对于一般人群预防血脂异常的鱼类推荐:每周吃2—3次鱼,每次50 g,有条件的选择深海鱼类。
4.畜肉
畜肉包括猪、牛、羊等的肌肉和内脏颜色较深,呈暗红色,故有“红肉”之称。有研究表明食用红肉与血脂异常的风险增加相关。而每天食用含有不同数量的瘦牛肉的地中海式精品伊甸乐园精品伊甸乐园饮食模式可以显著改善血脂异常水平,在每天含瘦牛肉14 g 和 71 g 的地中海式饮食中下降得更大。
对于存在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的肉类推荐:减少肥肉、油炸烧烤食品、动物脑及内脏摄入。
血脂异常者选择畜肉摄入时,应减少肥肉的摄入;建议每天畜肉的摄入量不超过75 g。
5.禽肉:禽肉主要有鸡、鸭、鹅肉等
禽肉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6%—20%,其中鸡肉蛋白质含量最高,鹅肉次之,鸭肉相对较低;脂肪含量一般为9%—14%。
增加蛋白质摄入,特别是植物蛋白和某些动物蛋白(家禽、鱼类、未加工的低饱和脂肪红肉和低脂肪乳制品)对改善心脏代谢风险因素有积极作用,建议用家禽或鱼代替红肉,以降低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对于一般人群预防脑血管疾病的肉类推荐:控制畜禽肉的摄入量,每天摄入量应不超过75 g。
与畜肉相比,建议血脂异常者首选鱼肉或禽肉,但每天摄入量应不超过75 g。
6.加工肉制品
一项研究探究了食用红肉和加工肉类与血脂异常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食用红肉和加工肉类可能会导致血脂异常的风险增加。
因此血脂异常患者应减少或限制食用加工肉类制品。
7.豆类及豆制品
研究表明食用豆类及大豆,可改善血脂水平。血脂异常患者可经常食用豆制品,建议每天食用大豆 25 g(相当于南豆腐约 125 g,或豆腐丝50 g)。
8. 坚果:坚果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钾、钙、锌、维生素E等微量营养素,对人体心血管精品伊甸乐园精品伊甸乐园十分重要。一项荟萃分析显示,降低血脂异常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坚果剂量而不是坚果类型。
血脂异常患者在控制每日总脂肪摄入量的前提下,推荐每周摄入50—70 g坚果,有利于改善血脂紊乱状况。
9.奶类
奶类是优质蛋白和钙的良好来源,食用普通或低脂肪乳制品不会对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产生不利影响。
血脂异常患者可以摄入普通奶或低脂奶或脱脂奶及制品,建议每日奶饮用量为300—500 ml。
10.蛋类
蛋类富含人体必需营养素,但也富含胆固醇。我国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鸡蛋摄入与脑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之间呈U 型关联,适量摄入鸡蛋者可以降低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血脂异常患者建议每天鸡蛋(蛋黄)的摄入量不超过1枚。
11.烹调油
烹调油的主要营养成分是TG、维生素 E、植物甾醇,而脂肪酸是构成 TG 的基本单位。一项研究表明,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量 2 年以上会潜在降低心血管事件 。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山茶油、米糠油、亚麻籽油、葵花籽油和菜籽油等烹制相关膳食均对血脂指标具有积极影响。
血脂异常患者建议每日烹调油控制在 20—25 g。减少饱和脂肪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烹调油的比例有益于血脂异常患者。
12.酒类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存在双向效应。研究发现大量饮酒会导致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而适度饮酒,尤其是富含多酚的葡萄酒(红酒)和啤酒,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及精品伊甸乐园精品伊甸乐园人群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适量饮用啤酒、葡萄酒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相似,优于烈酒。而过量饮酒对人体器官和功能有害,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不建议血脂异常人群饮酒;如饮酒限每日酒精摄入量:成年男性≤25 g,成年女性≤15 g。
13.饮料
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甜味剂的总摄入量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 。
血脂异常患者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推荐以无糖饮料替代含糖饮料;不推荐长期饮用人工代糖饮料。
14.咖啡
咖啡对精品伊甸乐园精品伊甸乐园的影响因咖啡消费模式而异,研究显示:未过滤的咖啡含有油性颗粒,可能导致血脂异常,而过滤咖啡可去除上述油颗粒 ,可能改善血脂 ,咖啡消费总体上是安全的,每天喝3—4杯咖啡对各种精品伊甸乐园精品伊甸乐园风险降低最大,或有益于精品伊甸乐园精品伊甸乐园;每天饮用 1—2 杯咖啡对脑血管疾病事件具有保护作用,且对基线没有代谢综合征的参与者效果更显著。
血脂异常人群可适量摄入咖啡,每日 1—4 杯;建议选用经过过滤的、不含或添加剂含量较少的咖啡饮用。
15.茶
目前多数研究认为饮茶对人体有益。研究显示:绿茶消费能改善多种冠心病相关的风险标志物,降低中老年人群冠心病发病风险。 血脂异常人群可通过长期饮茶获得改善;推荐选择绿茶,不推荐饮用浓茶以及茶饮代替全部饮用水。